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东莞站长网 (https://www.0769zz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创业 > 模式 > 正文

互联网思维与父亲的“自救”

发布时间:2017-08-06 05:16:57 所属栏目:模式 来源:叶伟民写作内参
导读:来源 / 叶伟民写作内参(ID:yeweimin121) 编辑 / 大蒙 原标题:父亲的 66 号公路 2008 年初,我们家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经济危机——我爸的食品厂和纸皮厂倒闭了。此时,一场中小企业破产潮正横扫珠三角。 我家位于广东西南的一个县城。从清末开始这

等我下次再见到他的时候,我看到了一个全新建立并运转良好的系统:他将手上公寓的佣金生意全部开放,无论是谁,也不管是中介、住客还是普通人,每带来一位新租客,都将完全享有中介费。而且他还鼓励合作,如果房子是通过几个中介层层介绍解决的,中介费则按一个预设好的比例分配。

“建一家公司除了给自己增加成本和招来一堆竞争对手外,真的没什么好处。”我爸说,“各取所需就好了。”

那一刻我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的,“你这是做平台啊,知道谁在玩吗?马云。”

这套规则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逻辑。首先,开放利益,用共赢为导向撬动庞大的资源;其次,绕开了竞争对手且让他们放下门户之见,团结在共同利益周围,是一种升维。

第三点我认为最了不起:契约精神,自由主义经济的基石,让每一个铜板在精密规范和透明规则中得到流通和归属。中国从来就没有这东西,现在补的课也还远远不够。

我的家庭逐渐走出了困境,债务成幂次法则在递减。在互联网思维这个问题上,我的煞有介事和我爸的不以为意相映成趣,陪伴这个家庭度过最艰难的时光。

无论在什么时刻,我爸始终是乐观主义的急先锋。他挤牙膏似地攒了些钱,翻新了那辆开了 11 年的高龄雅阁。每当夕阳西斜,他总踩着气喘吁吁的油门,驶向他的游泳池。

游泳池建在山涧,半人工半天然,需要穿越空旷的城郊大道和绿油油的稻田。由于地处偏僻且营业时间极不科学,倒也成了有车有闲一族光顾之所。每一次,我爸的老雅阁总是昂首挺胸地停进几辆路虎和大奔之间。

我陪他去过几次,并见识了他的人缘。每次热情的与人招呼后,他总扭头向我介绍“这是玻璃大王”,“那是铝业大王”。这些小城经济的“半壁江山”,全都光着膀子成了浪里白条。

游累了,这些“ 50 后”就靠在浅水区,忆峥嵘岁月,指点商业江山。一场乡村版的高端峰会就开始了,谈的都是非常朴素和经典的商业理念。兴起处,人们就用水拍着胸脯。

一次我的婚戒掉水里了,老板们纷纷扎到水底帮我寻找,最后竟演变成一场以晚餐为赌注的中老年体能竞赛。这可急坏了我这个后辈,绕着浪花翻飞的池子喊这些小城的“马云”、“强东”上岸。

我越发相信,他们在无意间都相互成为对方的智囊和创新源泉,而我去的次数越多,则越发觉得以前错失了一所多么好的学校。从他们身上我看到,任何成功均源自对商业本质的遵循和坚守,而非多么绚烂的概念和故事。

后来我到北京投身创投,在互联网中近身肉搏,我爸则继续当他的实用主义战士。在北京,我历经创业过热到资本寒冬,很多项目就这么不知所终了。其实他们什么都好,团队华丽,故事精彩,就差一个产品了。相反,那些看起来笨笨的反而笑到了最后。

第二轮.com狂潮仍在狂奔,互联网思维则逐渐放下曾艳压一切的火炬,回归正常的经济发展工具之列。我爸的“自救”与互联网思维的不期而遇,在我眼中俨然一面镜子,照出虚华,也回观传统。

于是,后来我重温许小年那篇曾掀起口水无数的《逐条批驳互联网思维》一文时,思路变得清晰无比。这位语出惊人的市场经济原理奉行者,狠拍互联网神器论和概念风,称“互联网思维并无新意”。就像高考前夕父亲指着我的志愿表说:“那里没有什么新东西。”

当然我并不同意将互联网思维一踩到底,它无疑是先进生产力的方向。同时,我们也不得不承认,这是中国式的产物,更曾阶段性地幻化成障眼法,让朴素的道理变得扭捏和曲解。

这场家庭“自救”还让我开始了继童年之后的第二次父亲崇拜期。在我眼中,他似乎知之甚少,又所做极是,无意中捎带出这个浮躁时代最难得的微言大义。

在我 11 年的记者生涯里,我采访过无数悲伤的、绝望的、抗争的父亲,他们是这个国家真实而放大的一面。在追逐聚光灯的这些年里,我忘记了那些自然生长的角落,例如我的父亲,一个自由经济的公民,用最朴实的对经济规律的恪守,改变小家一方。现在无数奋进在路上的创业者,日后也必将成为这样的父亲——而他们,是这个国家迈向常态的信号和标志。

一个夕阳猛烈的傍晚,我又坐上我爸的陈年雅阁,久别多年的小城电台竟也文艺了很多,放起鲍勃迪伦。我爸带我走了一条新路,柏油黑亮,笔直通天,竟也沾了点辽阔的西部感。

我爸扭头问我知不知道新路的名字。太阳从他背后射来,好像在头上戴上一顶金色的牛仔帽。我觉得此时他像极了一个开着旧皮卡的老嬉皮,奔驰在伟大的 66 号公路。我突然想恶作剧一下,于是朝我爸竖起摇滚的手势,捏着西部片里的烟熏喉对他喊:向着太阳飞奔吧,牛仔!

我爸伸手关掉收音机,他一定觉得我有病。

互联网思维与父亲的“自救”

( 66 号公路:横贯北美的一条公路,是北美人民开拓与勇敢精神的象征,文艺与摇滚青年毒药)

叶伟民,资深媒体人。曾任ZAKER总编辑,南方周末特稿编辑、记者,有《伊力亚的归途》、《父亲的 66 号公路》等作品,同时是多家平台的签约作者和写作导师。


(编辑:东莞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推荐文章
    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