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东莞站长网 (https://www.0769zz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创业 > 点评 > 正文

清华人的互联网创业下半场:王兴他们的故事能再现?

发布时间:2018-02-13 09:12:47 所属栏目:点评 来源:创事记
导读:文/略大文化 1996 年 清华 96 级学生许朝军曾经感慨: “互联网浪潮来的时候,像下雨一样。恰好这个地方下雨,你恰好在这个地方,你肯定会被淋湿,并不是我们来造雨。” 互联网的大雨是在 1995 年落到清华园的。中国通过一条64K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的 16 个
副标题[/!--empirenews.page--]

文/略大文化

1996 年

清华 96 级学生许朝军曾经感慨:

“互联网浪潮来的时候,像下雨一样。恰好这个地方下雨,你恰好在这个地方,你肯定会被淋湿,并不是我们来造雨。”

互联网的大雨是在 1995 年落到清华园的。中国通过一条64K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的 16 个月后,水木清华BBS 上线,后来成为比隔壁学校三角地还热闹的地方。

等到《数字化生存》中文版面世的 1996 年,清华高材生们已经可以使用“计算机开放实验室”上网了。几百台 486 电脑占据了东主楼背后的巨大圆形教室,计算机系和汽车系的宿舍楼也搭建了局域网——神奇的是,后者最初是学生刘颖自己鼓捣的。

在新浪潮面前,务实的清华人总能迅速找到落地转化的方式。

互联网来了,稚嫩的新面孔也来了。这年 9 月,许朝军、王小川、周杰、胡琛聚在了清华园。互联网“清华 96 级”现象的主角们就此登场。

但他们手里的入场筹码有云泥之别。比如胡琛在北京的机关大院里长大,四中毕业,初中就用Apple II电脑学过编程;周杰对清华园毫不陌生,沾了父亲是老清华的光,他从小就来清华园参加过校庆。相比之下,从湖北仙桃放牛长大的许朝军,就显得有点怯生生了。

计算机实验室放大了这种差别。

“当时大家都涌到计算机实验室上网”,后来成为谷歌高管的周杰记得,有人爱玩BBS论坛,有人爱研究国外网络系统。 96 级的胡宁注册了只有 4 个字母的国外邮箱,一直用到现在,“那是我真正和互联网接触的标识。”

许朝军压力很大。与同宿舍的胡琛不同,他到清华后才听说“计算机”。眼看同学们熟练装电脑、研究去中关村买什么主板,还有会编写程序会盲打的,“我却连键盘都没见过,打击很大”。

除此之外,他英语口语也不好,入学后被分到了最差的英语班。

许朝军感受到了人生的不公平。湖北农村跟北京机关大院的差距是一条巨大的沟壑。他选择把苦楚埋在心里。在宿舍,他反复练习着一张打印好的“键盘”,直到觉得自己差不多了,才拿着上机票再次走进那间圆形教室。

两个小时后,他成为了自己羡慕的“会盲打”的一员。

许朝军走出低谷时,隔壁宿舍的王小川却开始研读《完全自杀手册》,那一年北京秋风使他感到格外萧瑟。

看到自己倒数的成绩单被贴在教学楼外时,这位四川特招生坐在树叶飘零的台阶上一言不发。成绩闹心之外,他喜欢的女同学也有了男朋友,沉迷游戏带来的后果,让 18 岁的王小川第一次感到了少年维特式的烦恼。

这样的心境是他之前不曾拥有的。作为天才少年的代名词,他之前的履历是这样的:

16 岁获得杨振宁颁发的“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”,并向李岚清进行成果演示;

18 岁代表中国参加了第 8 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(IOI),赢得了 4 枚奖牌。

图:王小川 18 岁获得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

图:王小川 18 岁获得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

外人永远无法知道王小川当时想了什么,但事后看来,王小川在清华园里重新找到了自己。他把游戏账号送人,开始上自习、业余做兼职,成绩也渐渐上去了。

1999 年

正如电影《无问西东》里的四代清华人,在这座中国最顶级的高等学府里,聪明人的命运总是与时代捆得很紧。

1999 年,十几位清华学生办理了休学创业,其中包括精密仪器系研一的周亚辉。 8 月,他们搬进了学校门口清华创业园的学研大厦,时任创业园主任的罗建北被奉为创业导师,多年后,发达的周亚辉向母校捐赠 1 个亿时,还专门感谢了他。

那是互联网浪潮席卷的时代——清华在 1998 年办了首届创业大赛,很多年轻人就此知道了“VC”。那位搭建了汽车系宿舍楼局域网的年轻人刘颖,在年底跟朋友们鼓捣出网站“化云坊”,后者很快成为教育网内流量最大的网站。

更多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在 1999 年。

清华毕业的张朝阳被美国《时代》周刊评为全球 50 位数字英雄,那年搜狐在中国大饭店举办了一场活动,请来了尼葛洛庞帝——《数字化生存》作者、MIT媒体实验室主任、张朝阳的投资者,后者记得,现场挤满对互联网充满好奇的年轻人,与两年前他到访中国时的场景已经截然不同。

图:尼葛洛庞帝与张朝阳

图:尼葛洛庞帝与张朝阳

王兴也在那年开始对互联网感兴趣:他跟睡在下铺的王慧文凑钱买了台电脑。

王 慧文喜欢打游戏和骂架,王兴则整天在网上逛来逛去,混迹于各个创业论坛。不过,闽人的商业敏感此时还没有在王兴身上体现,他想去美国念博士,在清华园里活 得也很恣意——如果你有幸看过 90 年代清华艺术团的演出,或许就会遇到那个赤裸上身、穿一条粗布裤子,奋力起舞拍打胸鼓的瘦小男孩。

而此时,大四学生王小川已经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:一份税后 7000 元的工作。

他是在清华大学 9 号楼男生宿舍里被陈一舟找到的。后者是麻省和斯坦福毕业的海归,当时拿着大笔投资准备创办ChinaRen。这位精明的湖北佬最初想去搜狐挖人,结果对方开口就要两万,他转念一想:不划算,不如去清华招学生。

于是,在清华大学 9 号楼男生宿舍,陈一舟逢人就问“你们系计算机技术最好的人在哪里”?

走道里的学生把周枫指给了他,后者当时是清华科技协会主席、 1999 年清华特等奖得主,跟女友庄莉常年包办清华计算机系前两名。

顺藤摸瓜地,陈一舟又找到了更多人:许朝军、王小川、李旸等等。他很满意,“当时清华计算机系最牛的 10 个人,我们搞了 8 个,每人给 8000 块一个月。”不过据许朝军后来透露,因为“JAVA编程水平肯定是中国前 100 名”,他拿到的工资其实是15000。

当整个中关村都笼罩于互联网光环之中时,泡沫也来了。

2000 年,科技板块在美国纳斯达克大跌,第一场互联网泡沫破碎了。当年激荡在中关村的这股热潮,幻化成小酒馆里的一场场散伙饭,和创业者们洒落在北京冬日里的眼泪。

(编辑:东莞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推荐文章
    热点阅读